关于盗墓团伙穿清代龙袍的问题,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盗墓团伙穿清代龙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孙殿英盗了几个墓?
孙殿英共盗两座帝王墓葬: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
1928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
路途中,孙殿英屡见东陵殿宇富丽堂皇,为了筹措剿匪资金,起了盗墓的想法。接着,他得知马福田进驻马兰峪准备掘陵的消息,马上命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赶跑了马福田。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开始计划盗墓行动。
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随后,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的完成了盗陵。
他只成功盗了两座最大的墓,剩下的13座墓地,
他的确进入了清东陵,但是他只成功盗了两座最大的墓,剩下的13座墓地,除了孝陵幸免于难外,其他的都被当地一些土匪和百姓瓜分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清朝皇帝的陵墓是被孙殿英所逐一盗毁。但是,事实上,孙殿英并没有将清帝陵全部盗毁。孙殿英只盗毁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一座算不上是帝陵却远比帝陵奢华的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所以说,孙殿英盗掘的这两座清朝皇陵仅仅占清朝十二座皇陵的六分之一。
1928年夏,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的完成了对清东陵的盗掘。
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
综上所述,孙殿英盗了两个墓,一个乾隆墓,一个慈禧墓。
盗取乾隆和慈禧的两个墓。
他一共盗取了七天七夜,盗取的宝贝足足装了30多卡车,像慈禧的三件佛字龙袍、慈禧的夜明珠、翡翠白菜、翡翠西瓜、乾隆的九五宝剑等,两个墓宝物,有人估算值八千万两白银。
雍正泰陵为何无人敢动?
雍正的泰陵并非无人敢动,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1980年经国家批准,相关部门在已有盗洞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后发现最深的盗洞距地宫封土还有两米多,这意味着泰陵并没有被盗,国家文物部门下令停止了发掘。
满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将自己的陵寝建在了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地区,雍正原计划也将自己的陵寝建造在清东陵地区的九凤朝阳山,但动工时发现该处土壤疏松,易塌方、易渗水。最终,怡亲王胤祥为雍正在河北易县选中了现在的清西陵,称其为“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泰陵是雍正帝、皇后孝敬宪、敦肃皇贵妃的合葬陵墓,始建于1730年,占地公顷,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雍正的泰陵被盗没有成功,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孙殿英盗取乾隆和慈禧墓穴,天下哗然。
1928年,孙殿英借军事演习之名,利用炸药炸开了清东陵的乾隆和慈禧的墓穴,并将墓内奇珍异宝洗劫一空,天下哗然,清朝遗老如丧考妣,上书要求严惩盗墓贼,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国家加大了对清东陵的大力保护力度,同时其他的军阀也有所顾忌,盗墓贼一时不敢再盗墓,所以清西陵无人敢动。
二、雍正崇尚节俭,估计皇陵中陪葬寥寥。
盗墓贼费尽周折盗墓就是为了钱,而雍正是以勤政廉政而闻名,不游山玩水,不贪图女色,勤俭节约,要求御膳房按需配饭,宁愿少做,也不多做,穿旧龙袍等等,如此艰苦朴素的皇帝,想必他的皇陵内陪葬的奇珍异宝也是寥寥可数的。
三、清帝退位,与当时临时政府有约定,派兵保护清陵。
1912年2月12日,清廷退位,袁世凯承诺对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好清朝陵园,而清政府的一些遗老也一直在对陵园进行看管,所以民间盗墓者就算在民国初期这样最混乱的年代也不会有人光顾。
四、清西陵所处位置
清西陵地处保定市,保定市当时是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是河北的政治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陵,毕竟在省政府的在地不敢利用炸药炸陵墓,并且清西陵地处丘陵,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要想盗墓极易被人发现。
在以上四方面的综合因素作用下,雍正帝的泰陵才得到保全,如今像清西陵这样完好无损的陵寝已经为数不多,而墓内的宝物都是集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华,更应当好好保护,也为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来宝贵的遗产。
因为雍正的泰陵太穷,没什么宝贝。雍正皇帝一向勤俭节约,对于那些铺张浪费的官员坚决严惩,甚至在雍正殡天之后,史料中所记载的雍正皇帝的泰陵也仅仅只有三件比较重要的宝贝,分别是鼻烟壶和两盘菩提珠。因为雍正的泰陵中并没有陪葬大量的珍贵宝物,所以没有盗墓贼光顾。
雍正的泰陵无人盗取并不是因为盗墓贼不敢,而是因为两点原因:
(一)雍正墓中陪葬品极少,而盗取皇陵所耗工本极大,因此盗泰陵风险太大;
(二)泰陵所在位置特殊,且有驻军把守,盗取难度极高
到此,以上就是关于盗墓团伙穿清代龙袍的内容,希望盗墓团伙穿清代龙袍的2点整理对大家有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